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希望别人都唯命是从,认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就是好干部,而对别人、对群众怎么样可以不闻不问,弄得党内生活很不正常”。
“圈子文化”由来已久,唐朝的牛李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争、明末的东林党争、清末的帝后党争,最终都在党争内耗中丧失了发展机遇,加深了统治危机。一些下级、下下级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攀附于高官、大官,手段无非就是送钱、送色;其目的无非就是获取权力的利益。小官一旦有了这种保护伞,便会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官场“圈子文化”实质上是权力流失圈、腐败寄生圈和利益共生圈。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等于进了班子。”显然,“圈子文化”正潜入干部队伍,某些单位、领导班子里,因争权夺势,私下里形成不同派别的“山头”,扰乱正常的组织秩序,成为党政机关的“毒瘤”。
党员干部要有远离“圈子文化”的定力。始终坚持公道正派的官场风气,坚决纠正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真正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制度机制,让拉帮结伙、投机取巧者丧失存在的空间和发展的可能,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远离“圈子文化”的定力和信心,从根本上整饬官场整顿吏治,重塑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和政治文化。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是抵抗不良风气侵蚀的“抗体”、维护政治生命健康的“疫苗”。杀灭政治病菌,扫除政治垃圾,整饬从政环境,建设风清气正“官场生态”,在这个问题上,党员干部都要有足够的清醒、足够的定力、足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