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虽小来势如虎制约权力方能打虎

发布时间:2014-11-28 08:21:27 中国汽车网

 

  11月23日,成都市纪委监察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即日起至12月底,成都市将集中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人民网)

  红包作为中国传统的社交礼仪,是亲友间礼尚往来的形式。内中少有功利计较,多的是情谊的体现。但在一些掌握权利的部门和个人行为中,“红包”的内涵却变了味。《瞭望》的文章指出,红包“潜规则”在官场的盛行,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但一些人却错误地把收送“红包礼金”当作“礼尚往来”,认为是有来有往,心安理得。还有的人存在“弥补心理”,认为为别人出力办事,收点礼作为酬劳很正常。在这类行为中,送礼者之所以赠予公务员礼品,多与公务员手中所握有的职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送礼者有意识地连续不断地通过礼品以建立与巩固其与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从当事人双方的主观心态上看,都对这种貌似馈赠、实为贿赂,近期目的是培养感情而最终目的是钱权交换的行为的实质心照不宣,这也正体现了贿赂犯罪的根本特征。从纪检近年查处的官员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轨迹来看,很多腐败分子违纪行为都是从收受红包礼金开始的,其深层次问题也是从收送红包礼金这一线索深挖细查出来的。

  红包虽小,危害多多。官场中的“红包”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腐化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体,损害了干群关系,使干部的公众号召力、感召力大大下降。因此,在大力宣传拒收红包的同时,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完善关于收受红包的管理,毕竟“送红包”的这一风俗在我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彻底根治仍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简而化之。在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公开承诺”和签署“协议”,也只有把“公开承诺”和“协议”的履行过程与法律和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它受制约、受监督方能抵制腐败,肃风正纪。(文/梦林)

编辑: 来源:中国汽车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